2012/02/12

25年內人類的馬爾薩斯災難

馬爾薩斯的思想很大程度是對他的父親及其朋友們(如盧梭 )的樂觀思想的反動。 他的一些文章也是對孔賽伯爵的回應。他的一些文章也是對孔賽伯爵的回應。 在1798年發表的《人口學原理》中,馬爾薩斯作出一個著名的預言:人口增長超越食物供應,會導致人均佔有食物的減少。在1798年發表的《人口學原理》中,馬爾薩斯作出一個著名的預言:人口增長超越食物供應,會導致人均佔有食物的減少。

clip_image001

人口學原理的基本思想是:如沒有限制,人口是呈指數速率(即:2,4,8,16,32,64,128等)增長,而食物供應呈線性速率(即:1,2 ,3,4,5,6,7等)增長。 注意:馬爾薩斯使用的相對應術語是幾何算術 。注意:馬爾薩斯使用的相對應術語是幾何算術

只有自然原因(事故和衰老),災難( 戰爭 , 瘟疫 ,及各類饑荒 ),道德限制和罪惡(馬爾薩斯所指包括殺嬰,謀殺, 節育和同性戀 )能夠限制人口的過度增長。只有自然原因(事故和衰老),災難( 戰爭 , 瘟疫 ,及各類飢荒 ),道德限制和罪惡(馬爾薩斯所指包括殺嬰,謀殺, 節育和同性戀 )能夠限制人口的過度增長 。參見馬爾薩斯災難 。

最明顯證據就是近年人口指數成長的噴出現象所產生之物資需要大幅成長, 而物資供應成長是線性速率 5%, 4.5%, 4.5%, 人口是呈指數速率如右圖,所以週期性災難是必然的結果。右下圖更說明這人口指數噴出如同股票噴出類似般行情,難道人類都是循著自然率而毀滅嗎?

馬爾薩斯自己注意到許多人誤用他的理論,痛苦地闡明他沒有僅僅預測未來的大災難。 他辯解道,“……週期性災難持續存在的原因自人類有史以來就已經存在,目前仍然存在,並且將來會繼續存在,除非我們的大自然的物理結構發生決定性的變化。”因此,馬爾薩斯認為他的《人口學原理》是對人類過去和目前狀況的解釋,以及對我們未來的預測。他辯解道,“……週期性災難持續存在的原因自人類有史以來就已經存在,目前仍然存在,並且將來會繼續存在,除非我們的大自然的物理結構發生決定性的變化。”因此,馬爾薩斯認為他的《人口學原理》是對人類過去和目前狀況的解釋,以及對我們未來的預測。

馬爾薩斯的《1798論文》表達了以下八個主要觀點:

  1. 人口數量嚴重受限於生存手段人口數量嚴重受限於生存手段
  2. 當生存手段增加後,人口也相應增加當生存手段增加後,人口也相應增加
  3. 人口壓力刺激生產增長人口壓力刺激生產增長
  4. 生產增長反過來也刺激人口增長生產增長反過來也刺激人口增長
  5. 從長遠來看,生產增長不能與人口的增長潛力保持同步,人口數量與供養能力之間必將出現巨大裂痕從長遠來看,生產增長不能與人口的增長潛力保持同步,人口數量與供養能力之間必將出現巨大裂痕
  6. 性、勞動和子女等影響人口和生產力的諸多因素由個人的收支決定所影響性、勞動和子女等影響人口和生產力的諸多因素由個人的收支決定所影響
  7. clip_image003
  8. 當人口增長超過供養能力時,正面的抑制因素會發揮作用當人口增長超過供養能力時,正面的抑制因素會發揮作用
  9. 這些抑制因素的本質將對生物社會系統的其他部分產生影響這些抑制因素的本質將對生物社會系統的其他部分產生影響

資料來源:http://goooqle-money.blogspot.com/2008/04/25-1798-1798-248163264128-12-34567-5-4.html

2012/02/07

低碳島

 我國政府致力於推動低碳島的政策,並且以金門和澎湖兩地為低碳示範島。國內所謂的「低碳島」(Low carbon islands)近似於在國際上統稱的「再生能源島」(Renewable energy islands),是指島內供應能源的方式至少50%以上是源自於再生能源,進而達到能源自給自足與碳中和(carbon neutral)的目標。由於大部分的島嶼具有較小的土地面積、地處偏遠、缺乏水及自然資源、經濟基礎仰賴外援、人口密度高等共同的特質,也都面臨著海平面上升、能源極度仰賴進口的困境,因此許多島嶼都開始引進再生能源,以解決環境及能源自主的問題。
  再生能源島在國際上已發展出優質案例,依其在地的天然環境,地理條件及產業情況,分別有不同的發展重點,較多是以漁業與觀光業為導向。丹麥的三蘇島(Samsø Island)是世界上第一個再生能源島,自1997年迄今已100%使用再生能源,達到能源自給自足與碳中和的目標。我國參考國際案例,提出低碳島具體措施:(一)鼓勵產業發展再生能源;(二)規劃綠色或低碳運輸;(三)推廣低碳建築;(四)綠化環境以減緩熱島效應及增加碳匯;(五)推廣低碳生活與旅遊;(六)促進民眾參與節約能源行動;(七)促進民眾參與資源循環再利用。
  低碳島進行各部門改善硬體的措施,需要民眾的參與及學習才能有效落實。以環境教育的觀點來看,上述的七個具體措施,有需要在改善硬體啟始時邀請民眾參與,讓民眾瞭解到極端氣候會對於島嶼水資源、農牧工業生產、觀光旅遊等各方面造成衝擊。全民必須共同在節能減碳及調適上努力,才能減緩衝擊並適應未來不確定的情境。
  無論是非正規環境教育或正規教育,都可以搭配這七個具體措施進行推廣與實踐。透過多元而漸進的環境教育方式,進行再生能源、低碳運輸、建築的解說與教學,讓民眾的具體生活經驗與永續硬體場域、設施與設備相連結,有利於民眾在實踐節能減碳及調適行動上,瞭解其背後的原理原則、個人與集體的節能減碳實際效益。進一步更能知其所以然,瞭解其與低碳的關連,有能力選擇更為永續的生活選項。強化學習者對永續的認識,並激發正向且持續的環境行為,皆是為了要維護這塊土地的共生共榮。
  環境教育對於低碳島的建設而言,是為了促進在地學習、獲得更有品質的環境學習,在這個歷程中協助各階層的學習者習得知識、態度與技能,並轉化成適切且有效的環境行動。而在提昇學習者環境素養的歷程中,同時也提昇了島嶼環境生態永續性,進而在低碳島中一步步具體實現生活、生產、生態三生一體的地方永續發展之願景。
  補充說明:
  1. 所謂低碳(Low Carbon),在國際上尚無統一的定義,各國因能源情境不同而有不同的定義。例如臺灣2008年每人每年平均排放量11.53公噸CO2e/人年,若針對政府減碳目標,最新的研究顯示每年人均排碳量必須低於2.44公噸CO2e/人年,才是符合低碳的定義(鄭福田、葉志高,2011)。
  2. 金門大學劉華嶽教授執行國科會節能減碳計畫-海島臺灣高低碳校園發展之研究。其制定的低碳學校建築體評估指標計碳排放量4,600.31kg,此數據可以作為高低碳校園最基本的界定範圍(劉華嶽,2010)。

資料來源: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00787 台灣大百科